今日快讯:孩子频繁眨眼、皱鼻的“坏习惯” 小心是这种疾病在作祟

□通讯员 周雁飞 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晋涛

日常生活中,有些家长会看到孩子出现频繁眨眼、皱鼻、噘嘴、摇头等行为,其中大多数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“坏习惯”,言语上加以制止就可以。对此,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鲍超主任中医师提醒,当孩子出现“挤眉弄眼”等症状,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坏习惯或者眼部疾病,这很可能是“儿童抽动症”的表现。抽动症的危害常被忽视,那么,如何防治抽动症?

危害大 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


【资料图】

抽动症,又称抽动障碍,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。“表现为双眼眨动、抽鼻、摇头、扭脖、耸肩、肢体抽动、喉中发声难以自控等。其患病率高达6.1%,男孩多于女孩,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。”鲍超介绍。

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,时轻时重,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。鲍超表示:“抽动部位、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。患儿在紧张、焦虑、疲劳、睡眠不足时可加重;精神放松时减轻,睡眠后可消失。患儿智力一般正常,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、强迫症等其他问题。”

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遗传因素、生理因素导致的精神神经异常,又有免疫、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协同影响。“遗传因素是抽动症的病因之一。通过对抽动症患者及家族成员的研究发现,部分抽动如短暂性抽动具有家族聚集性,同一家族中抽动障碍的发生率为40%-50%。”鲍超表示,此外还包括神经生理因素和生化代谢因素,“另外,感冒、过敏性鼻炎均可影响抽动症患儿的症状。”

至于环境因素则常被忽视,“大多数患儿存在父母家教过严和偏离常态的干涉管制教育,刺激儿童出现焦虑、紧张、恐惧等情绪,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。饮食不洁、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、作息不规律等都有可能造成抽动的发生或加重。”鲍超提醒。

多管齐下 给孩子多一些时间与鼓励

当孩子确诊抽动症之后,许多家长会陷入焦虑,“目前抽动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与针灸治疗多管齐下。但家长其实首先要学会接纳抽动症的孩子,及时进行心理辅导,不要强行用药,要给轻微抽动症孩子一点时间,自己也要有点耐心。”专家表示。

药物治疗期间,患儿可服用对病情恢复有所帮助的药物,“但是药物治疗远期疗效不确定,且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,包括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失眠、焦虑等不良反应。”鲍超表示,“本病对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,有些孩子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适应社会。所以在对症治疗的同时,应当注意心理的治疗。同时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和特征,减轻担心和焦虑。”此外,针灸对于抽动症患儿有明显的改善效果。

除此之外,鲍超提醒家长,针对患儿出现的症状,家长应正确对待,多予鼓励。“要避免采用责骂、指责、反复强调等方式对待孩子出现的抽动,这样会强化孩子的抽动表现。当孩子有了进步,及时予以表扬鼓励,使孩子有战胜疾病的信心。同时,在学习中,家长也要减少对孩子的压力,避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。”鲍超提醒,“此外要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,让孩子尽量晚上10点前休息,保证每天8-9小时的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,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。生活中要减少手机、电脑、电视的使用时间,避免观看惊悚、恐怖、紧张刺激的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。”

此外,避免感冒,增强体质也很重要。“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,可以使孩子情绪放松,增强体质,有利于疾病的恢复。做好孩子的保暖措施,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反复。”鲍超强调,家长要多关注病情,及时就诊,“患儿抽动严重时,要注意安全,防止碰撞,跌伤及自残行为,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。”

合理饮食 收好这份抽动症患儿食谱

“民以食为天”,孩子的饮食健康不仅可以提高抵抗力,还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。抽动症患儿如何健康地吃,鲍超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,“家长应注意荤素搭配,吃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。不吃辛辣、油炸、甜腻的食物,不喝碳酸饮料,不吃发物等。多吃含铁、含锌、含高钙的食物。”

身体缺铁是导致患儿贫血的主要原因。“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皮肤苍白、嘴唇红、精神不集中、头晕、不想吃东西、不爱笑等。在生活中应给孩子多吃富含铁质的饮食,如蛋黄、菠菜、海产品、动物肝脏等。”鲍超建议,“抽动症患儿缺锌可能会食欲不振、厌食、生长发育缓慢,智力发育受到影响,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异食瘾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纠正,应多吃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,如坚果类、豆类、动物肝脏、瘦肉等。”

当血清钙较低时,肌肉、神经兴奋性增强,孩子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。“另外,还会出现夜间磨牙、易惊等症状。在生活中宜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,例如豆浆、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绿叶蔬菜等,同时补充鱼肝油(维生素D)。”

关键词: